起床後看到喜歡的《雙層公寓》傳出悲劇,難過的同時才驚覺,自己也投入了好多情緒。原來這就是實境秀的魔力。電視實境秀的界限到底在哪?很多時候,觀眾似乎天真地以為這只是一場戲,以為戲中人是角色,而不是真實的靈魂。雖然看過不少英劇,唯獨英國超級熱門的戀愛實境秀《Love Island》我沒興趣,不過因為它實在太紅了,想不關注都難,推特上、新聞上、以前工作的同事都在討論,這個實境秀深受英國人追捧,每年都有超過10萬份申請書,比起上劍橋牛津,英國有更多年輕人想成為《Love Island》的一員,想前往西班牙 Mallorca 度假小島上尋愛。養出眾多八卦小報的英國文化,論實境秀當然也是腥羶色一應俱全,因此也惹出不少爭議。觀眾入戲的深,造就了不少悲劇。
2018年,成員 Sophie Gradon 服用古柯鹼和酒精自殺。
2019年,成員Mike Thalassitis 上吊自殺。
2020年 2 月,節目主持人 Caroline Flack 在家中自殺。
雖然製作節目的電視台 ITV 最後決定提供成員心理諮商的輔導機制,不過也被外界批評,為時已晚。幾個璀璨發光的生命葬送在娛樂至上的文化中,幕後操手與台下群眾的張牙舞爪,讓這些年輕生命喘不過氣。
2020 年 5 月,日本戀愛實境秀《雙層公寓》成員木村花自殺。
希望這些靈魂在新的世界裡,構築一個讓自己真正感到快樂的環境。